织物染色时怎么控制色差深浅问题?

来源:林上 发布时间:2020/04/02 09:00:00 浏览次数:3226

在进行染色时,常常会出现深浅不一、色牢度不够、染色难以控制,破坏衣物样品的视觉传达效果等问题。很多人,往往单纯的人为是染料浓度不够,但是不断的改进染料用量后发现,并不能真正的解决颜色深浅不均的问题。此时,颜色达不到用户所需的要求,可能就是因为其他添加的染料错误导致的,因此分析造成染色深浅差异真正的原因,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领会颜色产生的原理。颜色深浅是物体反射光线强弱的一种外观表现形式,纺织品表面反射光线越强,就会给人带来一种较浅的视觉感受,反之则感觉越深。由于织物本身是不发光的,只有在光源照射的条件下,才能够表现出织物的深浅和不同的颜色。如果没有光,我们看到的都是漆黑一片,也就无从判断染色深浅。

并且在织物染色过程中,往往还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在某种光源下两个很相似的颜色,在另一种光源下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颜色效果,这种现象就叫做同色异谱。这是由于两种织物上染料对光波选择性吸收的波段不一样所致。因此,我们在评定织物染色深浅时,就需要在统一的光源条件下进行。

如果在某一光源下,某种颜色的深度不够,我们就需要分析引起深度不够的原因中红、黄、蓝基础染料的比例各占多少,如果织物反射出的蓝光已经很少了,这时加入黄色染料只能是浪费染料。

而要正确判断哪种色光染料是否已经足够,可以通过不同光源中各光谱之间的差异比较判断。总之,如果配方中某一染料已经过量时,再增加该染料用量,对织物的颜色、深度和色调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只会导致染色成本的提高和污染的加重。

生产中只有做到缺什么加什么,缺多少加多少才是理想、有效的方案。

当然除了染料配比问题外,其他着色工艺也会导致纺织品染色差异。所以,我们就可以通过目视法或仪器测色法对着色工艺各个环节产生的色差进行检测,从而调整染色方案。但在实际生产中,通常都会使用色差仪来管控纺织品的色差问题。

林上色差仪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在各类色差检定仪器也日益发展,可以有效的帮助企业实现色差管控。色差仪可以很好的评定两件产品的色差程度,它通过自动比较样板和被检品之间的颜色差异,然后输出CIE-LAB三组数据与比色后的ΔE ,ΔL, Δa, Δb四组色差数据。

其应用的原理就是通过积分测量样品的三刺激值xyz,然后在计算出样品的色品坐标等参数。通常用滤光片覆盖在探测器上,把探测器的相对光谱灵敏度S(λ)修正成CIE推荐的光谱三刺激值x(λ)、y(λ)、z(λ)。用这样的三个光探测器接收光刺激时,就能用一次积分测量出样品的三刺激值X、Y、Z。滤光片需满足卢瑟条件,以匹配光探测器。